2006-12-30

收藏柯錫杰


讀書、教書累了,欣賞柯錫杰的作品,讓人心曠神怡。
我先擁有文字說明的小本的,忍不住再獲得大大的攝影集。
置於書架,彷彿望海翁,且似窺人者。
底下是我的精選

 Posted by Picasa

2006-12-28

聽「敘事」有感

自從參加阿花舉辦的「當老師真好」工作坊,發現有人愛說自己的故事,也愛聽別人說故事,最重要的是說與聽者都深受感動,共同治療,超越過去的苦難,昇華生命中的經驗,迎向嶄新的未來﹗於是去年暑假單槍匹馬殺到新竹再聞阿花談「故事的力量」,才知道原來治療、超越、昇華與動力來自故事潛藏的無窮生命力。昨天迷你討論會有許多精彩的浪花,美鑾和慶文的生平就是一樁,他們帶來讓人激動的元素,相信不久的將來都會在探究裡成為火浴的鳳凰。之前讀過幾篇文章,不敢藏私,特推薦於此。《教育研究月刊》130期「敘事探究與課程實踐」專題裡第一篇很讚,值得再三拜讀。聞名為《乘著歌聲的翅膀:「飛」越敘說與課程實踐─專訪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成虹飛副教授》。
感謝同學對我Web Quest的指正,我會加油﹗特別是胖爸的鼓勵,希望資訊技能能有您的萬分之一就好。

Web Quest教學視導

週二第二節終於讓學生在校長與四位老師面前展演他們的成果,感覺很好,教學相長,我從孩子身上學到太多。雖然之前我常批評他們,但結果頗佳。他們還嫌時間太短,來得人過少,可見學生的表演欲蠻強,愛受人肯定。其它的經驗待續,容我稍後再行報導。

2006-12-13

製作WebQuest的苦楚

許久沒照顧這個虛擬的窩了,時間停滯在11月,因為我這兩週投入WebQuest的研讀、構思與製作。漫長的過程,艱辛的模仿與創發真累人﹗辛苦終於有回報,除了百分之八十完成,學生也動起來〈精確地說是部分〉。從上個星期三開工,口頭告知學生,未來一週會有一個實驗性的教學活動簡單說明後,緊接著分組,再簡短地讓他們討論。隔天花一節課帶他們到圖書館熟悉電腦軟體,且閱讀成語相關資料;下午再利用一堂課秀出自己未完工的網頁,一方面說明未來進行的方式,一方面聽取孩子的意見。果然只堪使用〈自以為﹗〉的東東遭到砲火——想想也是報應,平日批這批那,總有一天會「回饋」。
星期五上段考後要上新課,WebQuest的主題探索也要進行,於是只能在課堂花少許時間討論。我先問各組組長有無困難,接著講成語功用的概念。本週也循著這樣的模式上課,有一、二組會提出問題,感覺動起來了﹗明後天要看他們初步的結晶,很期待。下面是不成熟的網頁:

2006-11-29

審議式辯論

星期日參加公視舉辦的臺北市市長候選人審議式辯論會,雖然現場只由我們19位代表臺北市的公民詢問或質問,但電視台採實況轉播的方式,現場問答都呈現在全國閱聽人的眼耳裡。三位候選人中郝龍斌最年輕,顯現出活力與朝氣;宋楚瑜勝年已過,不復當初新聞局長的英姿煥發;謝長廷說起話來思緒漂浮,似乎有些空轉,未見披法袍的雄辯謝律師。不過在近距離接觸,我對郝氏的印象改變,覺得他有些霸氣。整個活動下來,三位候選人的回答欠具體與深入,有時還會實問虛答;可見他們競逐大位前,對市政關心有限,用功不足。這種現象應該是百姓的警訊,試問有多少北市公民關心市政與這次的選舉,一方面努力收集候選人的資料,另一方面超越黨派及個人成見,理性地檢証他們的作為。限於遊戲規則,輪不到我針對每個議題一一追問,不然絕對有好戲可看!經過此事件,我更堅定要當個反霸權的行動教育者,在教育場域不斷揭露政治意識形態的瞞頇與控制,同時讓自己與學生成為具覺醒意識的獨立思考自由人,才不要只是別人操弄的工具!若干學生看了辯論會,給我的回應是我在鏡頭前超好玩又可愛,不曉得是不是可憐沒人愛?我的好友張美玲老師週一到師大去聽批判教育大師Apple的演講,她提到大師的風範與行動力,並反思我們台灣教育最欠缺的「批判精神」。她剛好考上主任,我希望她未來能在行政崗位展現本土最需要的關鍵能力,讓希望的種子開花結果。

2006-11-24

市長回信

敬愛的市民鄭先生:

從您的來信,得知當天我的出現造成眾多師生困擾,但這絕非我的錯,要不是狗仔,喔﹗對不起,口誤,媒體才對,一窩蜂湧進會場,像蒼蠅般纏著黏著,孩子的表演哪會受影響?要怪就怪他們。我們一定要追究他們的責任,除了刑事,還有民事。讓他們賠償師生精神損失,將罰金作為教育基金,貼補小校第八節教師課輔鐘點費〈不能挪做巡查費,如果喊累,就不要當行政人員﹗〉再來是幕僚的過失,特別是教育局,活動沒等我到就開始,才遲到個半小時而已,他們怎麼如此性急﹗害我中途進入。我會請他們負起責任,先把局長免職,看看以後那些當官的還敢不敢忽略民意。您覺得這樣做好不好?最後感謝您對教育的關心,在此致上十二萬分的敬意,同時請考量我目前受特支費所擾,萬一被起訴,不能為黨出征,這可是動搖國本的大事。向民眾說明或道歉之事容後再議,不過追究責任的事情刻不容緩,我一定不敢辜負您的美意。頌
時祺

馬英九耑此

2006-11-23

參加成果發表會的片段感想

今天中午參加台北市提升國語文能力成果發表會,現場冠蓋雲集,許多校長、主任穿梭其間。這裡我只想提兩點不滿,正好一件發生在開幕典禮, 一樁在閉幕。前者我把意見寫給市長,剛好犯錯者是他本人,信附於末。後者的問題在於閉幕時綜合討論時間只給與會者七分鐘發言,現場參加的老師學生一兩百人,本應是活動主體,竟無法在會場表達意見,臧否整個活動,令人遺憾。如果時間控制得宜,如果前排坐者少說一些,會不會主人的聲音就可呈現?如果真想加強國語文教學,如果確實提升國語文能力,不讓第一線的人員抒發對「大拜拜」的感言,恐怕僅畫餅充飢﹗以下為開幕所見所感:
為教育請命
今天下午在建成國中舉行提升國語文能力成果發表會,從教育局吳清基局長致詞,即揭開活動序幕。第一個表演節目由塯公國中團體朗誦擔綱,接著西松高中兩位學生相聲演出,內容談閱讀的好處。就在兩位學子在舞台賣力展現才華時,馬市長卻突然闖入,而且是伴隨大批媒體及相關人員,讓現場產生一陣混亂——那怕只是短短幾分鐘的打斷,因為學生的活動也沒多長。我想這樣的舉止對台上表演者與台下觀眾都造成嚴重干擾,同時也顯現了極不尊重的態度。在場的人大多數是教育工作者,還包括為數不少的年輕學子,他們見證了最佳反教育的示範。是不是我們的政治人物不瞭解身教的重要?在上位者難道沒想到教給孩子的潛在課程是不尊重及不守秩序?其實只要馬市長在表演結束進場,或與媒體約法三章,安靜地坐在會場的最後位置,絕對可以把「動盪」降到最低,也就不會產生負面影響。以上的淺見相信是任何欣賞表演活動者皆具的常識。從將近八年的市政建設中,可以看出馬市長對教育的重視與關心,我認為市長絕非有意犯錯,或者刻意在學校裡立下不良榜樣。不過事情已經發生,能否請首善之區的最高行政長官出面向全體市民說明或表達歉意?藉此樹立教育典範,讓我們的下一代及社會大眾明白教育無他,唯尊重而已﹗值此紛擾不安的世局,我們迫切需要一股清流。相信台北市官員都能以身作則,成為撥亂反正的模範教材。謝謝!

2006-11-22

病後第一次上課

昨晚師大的課十分有趣,老師提到教學設計與系統設計的若干模式,特別秀了WebQuest在教學上的功用。我希望能學會,並帶入課堂,讓學生玩玩,增進他們的學習動機。目前想到修辭、作家等等主題,不過佈題設計等方面須仔細構思,網頁技術須更熟練。雖然身心在八點過後有些疲憊,但同學的報告相當生動。有人說明數位典藏融入教學,有人提及體育課的網路教學,有人介紹全球化教育的經典網站,有人大力推薦教書十八年老師的數位歷史教材。這些資訊讓人大開眼界,感謝大家費心張羅,原來教學可以如此多采多姿!

2006-11-12

柏宇生日,伙伴聚餐

開心的一晚

Posted by Picasa 難得徐同學從桃園趕來

2006-11-09

Blackboard心得

這次玩黑板的經驗十分特別,為了趕上小組討論的進度,似乎打字速度變快。整個過程精神處於亢奮狀態,活動充滿好奇與新鮮,略能體會學生上限聊天的感覺。結束這次科技文字談天,我想記下對照傳統上課的長短。

優點:
一、免去舟車勞頓,簡省空間轉換的能量支出及消耗。
二、議題討論不會有面對面的壓力,也不必立刻回應。
三、可以邊思索問題,邊查手頭資料。
四、平日發言較少的伙伴,線上都能暢所欲言。
五、於空檔處,還可以做做家事,或處理雜事,作業具有彈性。
缺點:
一、四人談話,稍顯無章,似乎議題在熱烈中離開焦點。
二、同時多人拋出問題,不知該如何先後回應。
三、不在同一實體空間互動,個人學習的廣度與深度難以管控。
四、只顧飛快輸入,忽略有意義的問題需思考,以致過程中許多概念未能定義及釐清。

儘管利弊皆會發生,但新措施正好刺激大家活絡腦細胞,在「冒險」中遠離翻白眼的機會。但願下回同學能在技術方面更順手,好好發揮科技功能,利用其特性獲取知識。感謝同學的互動,本組成員的激勵,以及老師的指導。

2006-11-07

鳥文鳥型















上梁實秋的鳥,特將教室課桌椅擺成鳥樣子。

2006-11-06

宗博館

 Posted by Picasa

教學科技論文導讀心得續篇


同學的報告萬分精彩,ppt五光十色,聲情配合肢體,大家都卯足了勁,要讓翻白眼者好看,逼著向周公say good bye。本次六位同學出場,首先佳佳討論小六生網路素養的行動研究。作者擔心兒童在網路汪洋中航行安全堪慮,認為教師需發展一套課程協助他們,並提及課程設計與實施的甘苦。雖然標題談網路素養,且定義「網路素養」為有效使用網路資源的能力及態度,但是內文著重安全,似乎文題不符。再來上陣的是誼潔,說明線上輔導的模式,分析電子郵件、文字聊天室及視迅會議的長短處。這方式的確很新鮮!接著曾珍介紹教師透過多媒體學習來製作教材成效的文章。印象深刻處兩點:一、movie maker軟體簡介影片,說明剪輯軟體的功能以及多媒體教學的生動;二、她提到老師學電腦科技的最佳途徑:「找了兩位電腦老師教我如何進行剪輯……一對一的教授方式讓我能夠隨時提問並修正技巧。」輪到心瑩報告,不用講義資料,全看電子簡報。引薦的各類領域網站頗引人注目,若能善用,定成教師得力助手。不過都以英文書寫,對語文障礙者相當費力,看來中文開發還待努力,要不就得勤學英文。之後月圓與慶文兩篇都談資訊融入教學。前者探究學習相關影響因素,後文研討融入的意義與內涵。就學習者而言,上課興趣提高不見得會產生良好的效果,可見得一味認主張電腦教學,是否為迷思?又融入對不同性質的教學能「一體適用」嗎?為省錢省事或消化預算,讓教學工作者學非所用,是否產生另一項迷思?
郝老師的每週工具inspiration,聽曾珍與人討論的結果,似乎不容易。我還沒勇氣去看,再過幾天看會不會改變心意,或許週二在Bb上可以就教於她。同時也希望早日學會Webquest,從前看過香港的網站,卻忘了其特色與功能。

2006-11-05

荷花—朗秋作品


這是陶老師二十年前的畫作。題詞應我要求而寫:
本地風光無限好,落花水面皆文章


我是「狗啃」一族的死忠者,涼鞋包鞋都有,可能腳大而無當,只好獨沽一味。讀到下文,不禁會心一笑,特轉載﹗
捷運上的涼鞋
  
捷運裡,漆亮的黑皮鞋、深褐色的黑皮鞋、髒黑的運動鞋、俏麗尖頭的女鞋、即將扭曲變形的膠鞋,各式各樣的鞋子,包裹著長的短的、肥的瘦的、老的少的,醜陋的、美麗的腳。捷運到站,這些鞋子沒有動靜,彷彿疲累地等待著終站。車門閤上之前,一雙勃肯涼鞋慢悠悠地踱進來,已經沒有座位了,勃肯鞋也無所謂。就閒閒地站著。五根腳趾頭,不,二隻腳十根腳趾頭,順順地伏貼著勃肯鞋上,赤裸裸地伸展著,像天體營的胴體,趴在沙灘上做日光浴一般地自由自在。連腳趾甲都在微笑了,有如夏日海邊穿比基尼女孩誘人的笑容。包裹在鞋裡微微發著汗的腳趾頭,開始蠢蠢躁動起來,想著要把鞋子掙脫掉呢,還是走過去故意不小心踩勃肯鞋一腳……。
鄭麗卿 《中國時報》 2006/11/03

2006-10-27

教學科技心得

星期二的課十分豐盛,也許可以說在「消化」上應接不暇。首先是老師的教學科技史,接著再談系統化教學設計,最後輪到同學上場,報告閱讀論文心得。
科技史老師舉Reiser與Shrock為例,說明相關議題,如行為目標、形成性評量、編序教學。又比較電腦輔助教學(CAI)與智慧型電腦輔助教學(ITS)的差異,讓我們知道科技的演進。
教學設計列出兩種學說ADDIE和ASSURE,然後分組針對教學現場的情形,檢視是否與上述模式相同。結果是似乎很少人會完整地或線性地運用操作步驟。(詳細的共識建於blackboard)
未完,待續。

2006-10-23

數位教材

上週三曾珍提起改部落格的經驗,聽了好生羨慕,自己也想動手玩語法,可惜一直找不到時間。一下子要看多元的書,一下子要看偏遠地區的資料,還要思考評鑑模式,真是分身乏術!不過無意間隨手還翻到一篇介紹運用免費軟體製作數位教材的文章。(還看了一篇談科技哲學,實在難以理解)作者將教材分五類,一、網頁式,二、演講式,三、模擬式,四、視訊式,五、電子書,軟體屬Microsoft的Producer 、Movie Maker,有機會就來試試效果。

2006-10-19

創造


上完兩天師大的課程,不論是課程評鑑或多元文化教育,都覺得教師角色的重要,而且扮演的關鍵還要能發聲,肯認主體性。看到宋文里教授引Freire的一段話,深覺振奮人心,特錄於下自勉:「創造性是要被激發的,不只是在學生個體層次激發,而是要在個體性的社會脈絡層次上激發‧‧‧‧‧‧與其把這種令人驚奇的衝力給窒息,教育者實不如去激發冒險,而若沒有這個,就不會有創造性。與其不斷增強純粹機械性重複的句法練習和表格填充,教育者實不如激發學生去懷疑。」在死氣沈沈的校園,多麼需要的作為。令我想起美玲老師全班的玉山行,無疑是結合勇氣、冒險、探索、體驗及對體制的質疑。不過這只是老師的層面,何時我們會在孩子的行動看到這樣的成果。

2006-10-17

雜感

週六晚上學校家長會,拜女兒之賜,竟成為委員。算是第二次會議,有感會長盛情,拖著疲累的身軀來參加。會中討論三件事情,一、各班安裝冷氣,二、審查下年度預算,三、認養工作。榮源師今年剛退休,這次選為副會長,會中發言中肯,對會務與學校依然在付出。思如爸爸提到預算裡訓導處不如教務處,有關才藝與體育競賽或活動的經費不足,難道我們只看重會「讀書」者的獎勵,而不顧多元性向發展?最後在分工上,行政、教育、活動三組最少人就屬教育。或許要在上班時間參加教評或課發等會,有工作的家長難以抽身。不過這部分正是家長關心校務最核心的一塊,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才是靈魂;如果為孩子著想,而非狹隘的拼升學,課程的園地應有更多智者耕耘。
會後回到家,與女兒口角,怒火熾盛,心想累了一天,還要受小鬼的氣,人生真不值得。不過轉念,不管對錯,自己也犯不著跟自己過不去。沒料到經過一晚,不滿早船過水無痕,後遺症卻是起床就頭疼。也許是睡不足,或是感冒引起,其實都有可能。聯想到嗔恨也不無根據。達賴喇嘛尊者在Healing anger〈中文譯成平心靜氣〉裡提到寂天大士的《入菩薩行‧安忍品》第三則偈頌:「如果內心執守憎恨之念,我的心靈就不能得寧靜;我也感受不到喜悅快樂,內心只有煩躁夜不成眠。」原來不成眠是自作自受,難怪整晚睡不好,生氣可真毒﹗第五則還談到:「由於憎怒使親朋之間反目,縱然我慷慨也難彌補嫌隙。」想想真可怕,連至親好友都會因怒而敵對,更何況對一般人。尤其每天在學校討生活的教員,面對學生能不謹慎?這是提醒自己,該修忍辱,改改脾氣了。

2006-10-15

印度小小孩




 Posted by Picasa
這張相片裡的小孩可愛吧﹗2001年暑假我們將要離開圓滿教育學校時,校方特地在分部——位於最窮最貧瘠的賤民區,校舍搭建經費大部分來自台灣一位陳女士的捐獻——舉辦歡送會。他們在教室蓋舞台,接著載歌載舞娛樂嘉賓。孩童們的笑容與純真令人難忘,對照當地其他不能入學的小孩〈含童工〉,他們真幸福;回頭看台灣的小王子和小公主〈我是就整體而論,寶島當然也有極困苦的小孩〉,他們的童真似乎慢慢地被自己與大人消磨殆盡——強大消費主義與競爭主義的後果。

2001Varanasiru街景

 Posted by Picasa
沒想到當天到印度聖城巡禮,竟遇豪雨,恆河岸據說淹水兩層樓高。我與Goshe lama 、Valentino、Friedrich三位師長同車,面對來勢洶洶的「黃」水,實在不知該如何是好。司機一直安慰我們沒怎樣,一下子就退水了。Valentino還問能走嗎?他回沒問題。剛講完,車子就拋錨。可能翻譯問題,賈校長不懂印度語,而司機聽無英語。後來駕駛發了老半天也不動,只好下車檢查引擎室。他不下去還好,一開門,滾滾洪水直衝而入。我們的腳不抬高,可泡在水車裡﹗不過外在環境怎麼混亂lama都無動於衷,不曉得是久住印度司空見慣,還是入三昧。

民國時期的教科書

 Posted by Picasa
忘了是幾年前的午後,雅蕾與我(想不起來還有一位是誰)去參訪國立教育資料館旁的教科書中心。當天收穫不少,面對「古董」,發思古幽情,且佩服前輩,為國語文教育的用心。裡頭還收集各國的教科書,值得有興趣者巡禮。

2006-10-14

週四中午教師會開會的確十分順利,雖然花了一些時間談到宜蘭休閒,但大家都樂於其中。差點將原本規劃一天的旅程,增為兩天。其間準備工作花費相當心思,會長臣右與幕後黑手麗秀居功蹶偉 。會中對章程修改,應如何議決有不同聲音,最終以會長夫人的「無異議認可」拍案收場。這就是有做功課的好處,研讀會議規範及參加研習絕對能增長智識。不過會後再討論,麗秀也發覺運用的項目不符。因此我們有必要多些精神弄清楚,便於日後開會適法順利。
感謝麗秀今天給我兩篇昨晚去師大參加研討會的文章,一篇提到批判白人意識的作品,是Maclain的大作;另一篇談貧窮與教育。她還為我解說討論的花絮與重點,我們也交換了一些意見。不過疑問充滿內心﹗舉例來說,學校應讓階級流動,而非再製,但誰要向下沈淪呢?我們這些人都不同於父母,樂於成為中產階級,這有何不對嗎?貧窮的定義單從收入界定嗎?解決貧窮只能投入金錢援助,而非由價值觀與態度著手嗎?有無漢人優越意識?漢人一詞從何時進入我們的入常用語?在寶島上,我們的身份認同是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時,會受到差別待遇嗎?問題真多,全拜討論所賜。

2006-10-13

看了麗質與誼潔的blog,覺得頁面很豐富,色彩也蠻亮麗。於是就想更改範本,希望找到貼切的式樣,或者自己設計。沒想到對電腦向來低能的我可為難了﹗我這兩天東問西問,不管學生還在段考,拉著他們,要他們解說「天空」或「無名」裡部落格的情形。害他們以為我怎麼了,「熊熊」探起他們的隱私。其實他們哪知道我求知若渴,想瞭解其中的奧秘。連校友、實習老師都下海幫忙,陪我一起逛部落。目前的進度先把舊頁面換新,未來放個時鐘或外掛什麼的。中正國中葉主任支援我一本《部落格超有型酷裝潢》,才恍然只要懂得css語法,樣樣都能改。未來還有的忙。

2006-10-10

教學科技研究課堂學習心得

今天上課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十分豐富,早先對部落格只存在好奇的態度完全翻轉,設置的動作一點也不難,幾個步驟在google就搞定。還有blackboard的運用更是令人興奮,功能強大到嚇人﹗可惜有人不守規矩,強霸我們申請的電腦教室,以致無法實地操作,只能紙上談兵,瀏覽大螢幕。

晚上的課預定要討論課本第六、八章,沒想到是老師談第一章緒論。這樣也好,因為預習時看錯,讀成六、七章,而且可以讓大家對這門學問具備鳥瞰式的理解——特別是意義與內涵的部分。原來科技對教育不僅是產品工具,還是系統化的歷程。就學習者而言,它算一類的硬體,更重要地是能促進學習策略與批判思考的能力。有學者認為教學科技含五項有意義的學習,使學生主動、建構、意圖、真實與合作。

不過教師在教學活動融入科技之前必須有教學和學習的理論,例如情境認知觀提倡豐富學習環境,給於學生不同的刺激;Vogotsky的建構論,主張每個小孩都能學習,差別在於發展的部分不同。因此老師應提供各種工具,協助學生探索。學生藉由科技,著重自我調整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施教者除擁有終生學習及創新成長的人文素養身教外,其角色為課程發展、教材整合、學習鷹架、資訊倫理及實踐研究者。整個學習成功與否端視科技融入的教學設計。Moersch為檢視融入的情形,將施教程度分成七類:一、未使用,二、覺察,三、探索,四、注入,五、整合,六、擴展,七、精進。其實老師是否運用科技,依舊不離教學目標及學習成效,而非趕流行或受外界逼迫,為融入來融入。

到了課本第六節:科技融入教學所遭遇之困難與解決之道,我們採分組討論的方式,尤其把重點放在「教師參與意願低落」這一小段。有關經費與設備不足的部分,各組同學代表報告已有多人提及,改善方針無非要求政府寬列預算,並請教師充實電腦軟體使用的智能。這些觀念言之成理。此外我想提出三點看法:一、立法規範公共電視製作節目應有相當比例作為教學用途,甚至開放一至二個頻道做為教材,其內容需有相關各級教師與學生參與。這是仿效英國BBC電視台的作法。二、在提供學生舞台方面,我曾與學生運用家庭DV拍攝國文單元的內容,後來學生發展成一部劇情短片,名為《校園X檔案》。他們討論、做道具寫劇本、玩攝影、練剪輯軟體、研究表演藝術……不亦樂乎!三、著作權蒐集部分應找人開發平台,讓免費影音材料在其中自由流通,方便藝術工作者或教育人員製成教學素材。

短短的四節課經歷老師講解示範及同學討論報告,方式十分多元,其老師苦心讓我們這些有「年紀」的學生不至於中途「翻白眼」。隔幾天收到曾珍的部落格地址,發現她動作真快。我又在週六《中國時報》看到誌鈺今天,你上「部落格」了嗎?》一文。作者說:「對大部分的網路族群來說,每天到別人的部落格晃晃,看看新文章、寫寫留言,透過網路暱稱交朋友,更已經變成許多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我怎能置身事外,於是連夜製作自己的頁面UEalice

2006-10-07



國畫名家陶晴山夫婦與我全家人在金瓜石合影。 陶老師為江兆申大師的大弟子,一脈畫風極具傳統文人畫特色,十分雅致。

2006-10-06

這是個在跌跌撞撞中設立的頁面,還好有許多貴人從旁「刺激」。為了感謝大家,試著開始貼東西了。希望會是好的起頭,而非惡夢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