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reire的見解,人的意識符應社會發展階段,可以由下而上逐步提升,終至覺醒。教師當不例外,在大環境的配合下,個體方面依序由準意識(semi-intransitive consciousness)轉變為素樸意識(naïve-transitive consciousness),最終達到批判意識(critical consciousness),成為一為意識覺醒及自由解放的人。同時身為專業人士,教師理解課程的知能,應從自我、學生、內容和環境四個要素,以對話方式建構出解放的知識,讓受壓迫者師生的聲音能自由地表達,彰顯教導與學習主體性的意義。當覺醒這樣的課程意識,教育人員就能扮演Giroux所說的轉化型知識份子。他們有能力令教學實踐具政治知覺,使學生瞭解權力結構,深入且持續地追求成為解放者;相對地在政治上以批判教育的形式,讓學生產生實際行動,質疑現有的知識,追求更為公平與正義的美麗新世界。(周梅雀《課程改革的成功要素:以敘事探究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
這段論述讓我想到自己過去的課程與教學設計一直朝向另類發展。學生方面期許他們成為覺悟者,能自利利他。作個能自我認識及擁有好心腸的人,比什麼功課傑出還來得重要。在做人與學業的辯證中,前者為主,後者為輔。讀書人不僅限於看教科書與參考書,除了博覽群籍外,尚且能閱讀生活與生命的無字天書。為了讓自己勝任輔助未來覺悟者的大任,我結合興趣和專業去進修,先從信佛轉為學佛及研究佛學,接著研習國文與國文教學的四十學分,後來學習義大利式的圓滿教育,前兩年還去參加主任儲訓,目前則到師大課程與教學領導研究所進修。
為學生組織的課程內容,曾經嘗試過體驗活動:技藝學習,慈濟人的孤兒院服務、歐陽台生的P.A,李天祿布袋戲練習。也辦過電影欣賞,到短片創作。還有詞曲比賽,最後以專輯光碟勝出。
基於創建更優質的學校環境,設置親師成長的讀書會及教育專業人員合作的教師會。其間組成校園巡守隊,擔任家長會的義工。.
但是別人怎麼看待我這個人及所做的事情呢?朋友(兼同事)會覺得跟我在一起很累,工作沒完沒了,又不能看到績效與成就,似乎像呆子般只顧付出。行政人員把我定位為「黑」人,教師會的代言人,只幫愛計較的老師維護權利,找行政麻煩,製造校園動亂。一般同事(教師會非教師會都有)覺得不務正業,不好好教書,不去提升學生成績,讓他們專注於課本與升學,業績普通。還有學生與家長的觀點呢?還未細想。爾後我該何去何從?作個什麼樣的人?當個哪類的老師?依舊還沒有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