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故事療傷 自殺者遺族走出陰霾
【黃庭郁/台北報導】中國時報 A6/生活新聞 2008/02/29
研究發現,一人自殺會對身邊六到八人造成創傷,依此推估,全台近四、五十萬自殺者遺族的人生因此有了難言的遺憾。為幫助自殺者遺族走出愧疚與憤怒,馬偕醫院開設自殺者遺族說故事團體,參加者可以「不需要說實話」的自願分享。分析發現,多數參與者都能在漸進療程中變勇敢,承擔敘述與回溯真實情境的創傷。 馬偕醫院精神科暨自殺防治中心主治醫師方俊凱說,說故事團體是國外廣泛用於所有失親者的傷痛輔導方式,在國內是首度用來輔導自殺者遺族。 他說,自殺者遺族因為常背負「付出關心不夠」的內疚與自責,甚至必須承擔自殺者的實體債務與社會對自殺者的汙名,時間久了會衍生憤怒,以致多數人選擇不談論或隱瞞這段過往。說故事團體鼓勵參與的人從「說」做起,慢慢吐露心情。 團體每組五到十人,每位參與者先準備好要說的故事,故事可以是完全虛構、可以是電影或小說情節,也可以是「真實人生經驗」,沒輪到講故事的人則聆聽當「影評人」,對故事提出回響。 團體以八次為一輪,每次每人要說廿分鐘,每一療程平均每位個案有二次機會上台說故事,說者不強求必須誠實、只要求一定要誠懇。分析顯示,多數個案第一次登場都先說說他人的故事,第三次聚會中則開始漸漸說自己的故事。 方俊凱說,參與說故事團體的個案從廿多歲到五、六十歲都有,有人失去父母、有人失去子女、手足,還有人的伴侶在結婚前幾天突然自殺。尤其自殺者若以溺水、墜樓、上吊等嚴重破壞原本容貌形體的方式自盡,往往讓遺族完全無法承受,唯有透過「說」的過程,卸下心中重擔。 說故事團體還有一些經常需輔導與面對自殺個案的專業人士報名參加,方俊凱自己就是一例。他說,投身精神醫學後,面對他專心照顧的個案最終竟選擇自殺了結餘生。「當自殺病人數累積到十一死、二重傷時,我再也沒辦法數下去」,也促使他積極推動自殺者遺族的關懷,幫自殺者遺族重建殘破的人生。
中國時報 A6/生活新聞 2008/02/29
手足自殺 他痛苦自責放逐 童言「你一百分」少年頓悟
【黃庭郁/台北報導】 一名少年因手足自殺而承受極大傷痛,他百思不解為什麼親人寧死也不願向他求助,自責與痛苦讓他對未來感到茫然,覺得自己是個無用的人,決定暫時逃離現實生活,「邊走邊想」。 少年花了一個多月,從台北步行到宜蘭,沒有規畫的旅程好似遊魂。有一晚,他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少年鼓起勇氣找到一戶陌生的人家寄宿,收留他的是一戶熱情的夫妻與他們可愛的孩子。 少年和收留他的人聊天、和小朋友玩。玩到一半,小朋友突然開心的稱讚他「大哥哥,你一百分!」這句話帶給他無比的震撼,少年突然醒悟,其實他還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小朋友的一句話讓少年重拾自信,理解雖然他來不及阻止手足自殺的發生,但他仍有能力帶給他人快樂與幫助,因此醒悟自己的價值。 少年把自己的「行腳」編成故事,說給其他承擔親人自殺痛苦的人聽,故事取名為「你一百分」,也希望這樣的經驗分享能拉其他自殺者遺族一把,重建活者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